News
便携式X光机因其轻便、灵活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医疗、工业检测、安全检查等领域。为确保操作安全,提高成像质量,并减少辐射风险,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。本文详细介绍了便携式X光机的操作流程、安全注意事项及维护要求。
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,避免在潮湿、高温或强磁场环境下使用设备。
检查周围是否有无关人员,必要时设置警戒线或辐射警示标志。
确认X光机电源充足(如为电池供电)或连接稳定(如使用交流电源)。
检查X光管、控制面板、电缆及接头是否完好,无破损或老化现象。
确保探测器(如DR平板或CR板)已正确连接并处于待机状态。
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铅防护服、铅眼镜、铅手套等防护装备。
佩戴个人辐射剂量计(如辐射监测仪),并确保其正常工作。
按下电源键,等待设备完成自检程序,确保无错误提示。
根据设备要求,输入操作者ID或登录系统(部分医疗设备需权限认证)。
电压(kV):根据被检测物体的密度和厚度调整(如医疗应用:成人胸部约60-80 kV,工业检测视材料而定)。
电流(mA)与曝光时间(s):优化剂量与成像质量,避免过度曝光。
焦距(SID):调整X光管与被测物体的距离,确保符合设备推荐范围(通常为70-100 cm)。
将被测物体(如患者肢体、工业部件)放置在探测器上,确保无移动。
使用定位灯或激光辅助对准,避免重复曝光。
确认所有人员已撤离至安全距离(通常≥2米),或穿戴防护装备。
按下曝光按钮,保持设备稳定直至曝光完成(部分设备需长按按钮)。
检查图像质量,必要时调整参数重新拍摄。
将图像传输至PACS系统或本地存储,确保数据备份。
辐射防护
遵循“ALARA原则”(合理可行尽量低),尽量减少辐射暴露。
避免直接用手接触X光管窗口,防止意外曝光。
设备安全
禁止在设备运行时拔插电缆或移动探测器。
曝光间隔需遵守设备冷却要求,防止过热损坏。
应急处理
如发生设备故障或误曝光,立即关闭电源并报告辐射安全负责人。
若怀疑辐射超标,启动应急预案并疏散人员。
日常维护
使用后清洁设备表面,避免灰尘或液体进入。
定期检查电缆和电池状态,防止老化。
定期校准
每年由专业机构进行辐射剂量校准和图像质量检测。
更换X光管或关键部件后需重新校准。
存放要求
设备应存放在干燥、阴凉处,避免剧烈震动。
便携式X光机的规范操作是保障人员安全和检测质量的关键。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,熟悉设备性能,并严格遵守辐射防护规定。定期维护与校准可延长设备寿命,确保成像可靠性。
(注:具体操作请以设备说明书及所在机构的安全规程为准。)